项目简介

1)积极教育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教育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教育,是目前国际教育界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积极教育不仅主张关注学生知识技能,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品格与美德的培养,其教育理念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

传统学校的心理工作主要是对出现了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干预,而积极教育认为,应该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前就对其干预

幸福蓬勃的心理状态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积极情绪可以拓展注意力、提升创造力,坚毅的品格比智商更能预测学生的成绩。

另一方面,负面情绪除了会给学生带来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之外,还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变得狭窄,非常不利于学习。

因此,提前施行积极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预防干预,对学生的品格进行正面培养,而不是等到问题爆发后再来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积极教育所努力促进的“幸福”并不仅仅是快乐情绪、片刻的幸福感, 而是一种全面的、可持续的蓬勃状态

积极教育通过教授学生幸福的技巧,培养学生的美德和积极品质,学生更热爱学习、享受学习、更能够关爱他人、管理情绪,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坚毅、抵抗挫折的能力,取得人生的成就,追寻生活的意义。

积极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品格培养和学业成绩。正如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nternational Positive Education Networks)所提出的:“我们相信,教育的DNA也是一个双螺旋结构,由同等重要的、相互影响的两个螺旋组成——学业能力及品格与幸福。”

2)积极教育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习主席高度重视人民的幸福感,并将其列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幸福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积极教育使青少年更积极、更幸福、更健康、更道德,还能同时提升的学业成绩,正是对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响应,和对国家提出“推动幸福中国伟大工程”的具体操作和实践。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率先将积极教育设计为完整的课程体系,针对中国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全方位产生积极影响。

二.项目内容

积极教育项目采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开发的积极教育内容体系,以6+2形式组成,其中包括:积极教育六大模块,1套积极品质的养成,和1套身心调节方法。

6大模块为: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积极投入和积极成就。每一个模块都着重不同能力的培养。每学期专注一个模块,三年全部完成。

三.标准方案